2003年09月22日
有次紐西蘭官方派了個考察團來台,因為他們的國民平均所得和台灣差不多,但我們一直在成長,紐西蘭卻不。一天我和其中一位代表聊天,他說他們終於找到原因了。一位廣告公司CEO憶起往事,苦笑道:「因為他們發現,台灣人為了追求成長,為了金錢,可以犧牲生活品質,犧牲健康;而紐西蘭他們要生活品質,為了健康,寧可犧牲金錢,所以他們不成長。」聽到紐西蘭代表如此評論,他當場無辭以對。
人生順位應重排
這位主管四年多前罹患血癌。生病前,他白天在公司,晚上在報社工作,週末還到補習班、大學授課。一天很少睡超過三小時。他追求的人生順位:第一是成功,第二是金錢,第三才是家庭。至於健康則根本不列入考慮,因為他自認體健如牛,很自豪大學時還曾是籃球校隊成員。生死關頭,躺在床上接受化療時,他腦子裡忙碌思索:孩子還小、太太守寡可能不易再嫁,怎麼辦?怎麼辦?他領悟,人生順位應重排,家庭與健康才是首要。
癌症與壓力一定有關係
基於切身之痛,他在病情穩定後,常去醫院當義工,與血癌病友協談。他發現,問到每個病人「你是否壓力很大?」或「是否工作很忙?」時,幾乎每個人都點頭說:「是啊。」「我現在愈來愈相信,癌症與壓力一定有關係,」 他說。
加班反而是常態?
想想,你是否也是紐西蘭代表口中的一員,生活也如同這位主管,鎮日繞著工作打轉?甚至心中因此感到滿足?每天準時下班是否成為遙遠的記憶,加班反而是常態?肩頸酸痛、胃痛、背痛……是否成為你和同事彼此熟悉的「共同語言」?更且辦公室裡傳出某主管、某同事身體有恙的頻率,好像也愈來愈高?病痛成為共通語言?工作固然可讓人發揮才能,累積財富,但過度工作卻讓人失去健康,代價沉重。
「過勞死」──過勞蓄積,誘發舊病
幾年前,「過勞死」這個名詞在日本受到關切,因為日本企業高階管理者猝死事件頻傳。日本還因此舉行「過勞死專題研討會」。當時統計,死於心臟病的21萬名日本人中,至少有20%以上死於過勞,且多半是年輕力壯的中年人。過勞死指的是長期慢性疲勞後,誘發的猝死。日本醫界發現,猝死的高層主管往往原就有疾病存在,只是他們不知道或不以為意,任由過勞蓄積,壓力遽增,才誘發舊病,突然惡化死亡。台灣地小人稠,競爭壓力隨年有增無減。目前雖然未如日本,有明確的過勞死情況,但一心投入工作,健康惡化的例子,卻常常聽聞。
施振榮,唯一沒有做到的是減少工作
宏碁集團董事長施振榮雖已有兩次心臟病發的經驗,但對工作的熱誠與責任感,還是讓他在幾個月前第三度住院。為施振榮看病的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說,施振榮是位很有毅力的企業家,對醫生的指示,施振榮都能做到,「唯一沒有做到的是(減少)工作,他給自己太多壓力了。」心臟病首次發作後,施振榮曾試圖遵醫囑每天去運動,但礙於工作實在太繁忙,很難做到。他也曾打算三年後退休,但面對網際網路與電腦時代快速發展、競爭激烈,只得延至五年後再做打算。
姚嘉文,心力交瘁而健康惡化
因心絞痛住院的前民進黨主席姚嘉文,半躺在病床上,面對訪客的關切, 他語氣有點無奈:「第一不是要吃藥,應該是休息,我自己也知道。大家都是抱著病在工作。」住院前他已感冒好幾天,但仍為雲林縣長補選、總統選舉等造勢活動南北奔波勞累。他覺得他的健康惡化與心力交瘁有關。從三十年前就為台灣政治憂煩,而後為美麗島事件坐牢七年,「哪個人能夠坐牢七年,心裡不受影響的,」他激動說道。而這幾年政治發展與民進黨未如期望的改善, 有深深的無力感,」他嘆道。姚嘉文住院的前一晚,他太太立委周清玉才剛出院。
周清玉:「不當縣長就不用吃藥了。」
之前周清玉到雲林助選,深夜趕回台北後,第二天一早七點又趕赴立法院登記發言。等發言一結束,她就因不舒服、嘔吐進了醫院。「巴不得一天有一百小時,」周清玉說,以前她當彰化縣長時,曾忙到腸子出血還在看公文。縣長辦公室抽屜裡,則放了一大堆高血壓藥與胃腸藥。卸任縣長職務時,姚嘉文看見她的抽屜裡還剩許多藥,就問她:「要怎麼處理?」周清玉回答:「不當縣長就不用吃了。」政治生活對她健康的影響由此可見。
台灣的上班族有30%(約260萬人)有疲勞的問題
不僅企業界、政界菁英的健康紛紛亮紅燈,一項調查發現,台灣的上班族 有30%(約260萬人)有疲勞的問題,他們在都會區人數即達190萬 人。緊張壓力大的高科技業,是其中一族。為因應市場劇烈變化,他們超時工作、睡眠不足、壓力大、沒有休閒,成為生活常態。隨著銀行存款簿的數字漸 增,健康卻一路負債。
科技新貴,想在40歲前退
聯安醫療機構曾在民國86年底,整理25家高科技公司共1500位 中、高階主管的健檢結果,提出「科技人健康白皮書」,列舉科技新貴十大健康警訊:「胃炎、痔瘡、肝功能異常、膽固醇偏高、脂肪肝、體重超重,三酸甘油脂、血糖、尿酸異常及B型肝炎帶原等,屬於肝病及心血管疾病高危險 群。」並且有很多人自覺身體折舊率比一般人快。這群年齡介於30~50 歲,八成是男性的科技新貴,許多人都想在40歲前退休。聯安醫療機構接下 來兩年對科技新貴所做的調查,也與86年的結果大致相同。
壓力是菠菜或毒藥?
壓力的效果可正可反。工作上適度的緊張、壓力,如同大力水手的菠菜 精,會使人反應更快,有爆發力,做事效率佳。但長期處於壓力下,菠菜精反成毒藥,會一點一滴侵蝕健康。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張天鈞指出,遇到壓力,身體會分泌交感神經素與腎上腺皮質類固醇等荷爾蒙,幫助人因應危機。其中,交感神經素會讓人的心跳加快、血流上升。而交感神經長期太興奮,「首先會影響心臟血管,」台大心臟內科教授江福田指出。交感神經素太多,血液會較濃稠,易阻塞,易發生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等。醫學研究也證明,交感神經太 興奮,會使人突然心律不整。
病發令人措手不及
可怕的是,這樣的侵害過程無聲無息,所以一旦病發,往往令人措手不 及。前漢聲雜誌社長姚孟嘉三年多前於50歲壯年,因突發的心臟疾病,撒手 離世。事發當天早上,他到辦公室上班後不久,覺得身體不適,於是回家休息。十點左右,姚孟嘉突然昏倒,到醫院時,已停止呼吸,醫生搶救仍無效。 姚孟嘉生前身體十分硬朗,總是笑臉迎人、從不發脾氣,是同事、朋友眼中「會長命百歲」的人,他的驟逝令人相當意外。「或許是工作太過吧,」一位曾在漢聲任職的舊屬感嘆,姚孟嘉生前常加班,埋首工作。相同的憾事,屢屢可見。江福田說,臨床上可見很多年紀不大、才40歲上下的心臟病人,工作很 拚,應酬又多。他們通常都等到病發,急診住院後,才知道身體不行了。否則 平常都覺得自己的身體壯得像條牛,再累也不怕。
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
值得注意的是,高血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,台灣40歲以下的年輕高血壓患者,似有愈來愈多的傾向。年輕高血壓患者日增據台北榮總統計,該院高血壓門診在過去五年內,40歲以下的新病例,由每年二、三十名,逐漸增加至一年七、八十名。而1992~1996年該院共約有三百例年輕高血壓患者。其中,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屬於找不出確切原因的「本態性高血壓」,他們即使不抽菸、不喝酒,血壓仍高。醫生懷疑,年輕高血壓患者得病的可能原因 除遺傳體質外,工作壓力等環境壓力應是點燃引線的那把火。
上班日,血壓高
台北榮總心臟科醫師陳肇文進一步指出,這群年輕高血壓病人,大部份是上班族。他們的生活型態普遍有個特色是:上班日,血壓偏高;假日時,血壓則降下來。「兩個人中就有一人,有這種假日與上班日血壓不同反應的差別」 陳肇文說。另外,三百例病人中,約三分之二的人,在平常與門診中所量得的 血壓較高。但住院時,因處於休息狀態,血壓反而會降下來,且約有20%的 住院病人,血壓幾乎回復正常。
50歲以下心肌梗塞病人愈來愈多
陳肇文從臨床經驗也發現,50歲以下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,比率愈來愈多。對於這個現象,陳肇文認為除與飲食習慣有關外,與忙碌的工作、緊張的 生活也絕對相關。因為相較於六、七十歲,隨身體老化,以致動脈血管硬化嚴 重,而發生心肌梗塞的病人,50歲以下心肌梗塞的患者,心血管狀況沒那麼 差,反而是急性因素(如過度壓力、過度勞累或突然的刺激等)所造成。而且,他們多是「沒有預警地」發生心肌梗塞,平常健康並沒什麼問題。壓力也 影響免疫功能。
愈有壓力愈容易感冒
台大內科部醫師張天鈞指出,面臨壓力時,身體所分泌的腎上腺皮質類固 醇,會減少免疫系統淋巴球的數量,而使人的抵抗力減弱。美國心理學家柯恩(Sheldon Cohen)等人的研究顯示,愈覺得有壓力的人,接觸呼吸道的病毒時,愈容易受到感染而得感冒。他在1998年重做實驗,結果更指出,處於長期精神壓力下(如持續與同事或家人發生衝突),生病的機率會增加三~五倍。而免疫力一低,等於身體內部的防衛軍力不足,生病的機率便增多。小至感冒,大至癌症,都有可能。壓力如雪球愈滾愈大除了生理層面外,過多的工作壓力,其實對心理也是個沈重的負擔。
步入「病態疲勞」回頭已太晚
無奈的是,忙碌的現代人卻常任由壓力如滾雪球般,愈滾愈大,影響健康日深。台北市立和平醫院家醫科主任施嫈瑜將身體比喻為一個蓄水池。她指出,當承受的工作壓力愈多,加上生活習慣惡化等,蓄水池在有限的容量下,水位上升愈快。在這個疲勞不斷加碼的過程中,首先是只覺得稍微累一點,休息一下就會好的「生理疲勞」關卡;疲勞繼續累積,走到「累積疲勞」關卡,身體器官漸漸失去平衡。此時,人雖覺得不舒服,醫學檢查結果卻可能正常。「累積疲勞」嚴重時,有些人甚至得上急診,而醫師卻查不出生理有何異狀。 如仍不求改變生活型態,最後就會步入「病態疲勞」,身體、心理便真的出現病症,回頭就已太晚。「疲勞在累積中,有時是查不出來的,」施嫈瑜提醒: 我們必須正視疲勞。」對健康麻木然而許多人對「健康」麻木無感,覺得「我好得很」、「我底子強,不會生病的。」對別人「要注意健康」的提醒,掉以輕心甚或嗤之以鼻。
健康習慣不好卻不知
尤其,追求事業、金錢的成就,有了還要更多,多了還要求永遠都多,是台灣社會普遍的價值觀。「貪婪島」除了追逐看得見的金錢與權位,還有不知滿足、視安詳自在為落伍的社會文化。許多人關心股票起伏的程度,更甚於關心身體。對活得健康、活得自在的輕忽,從數據也可看出。
多數人不自覺健康品質的低落
(康健雜誌》所做的「台灣民眾健康品質大調查」顯示,台灣有五分之一 的人口吸菸,五分之一的人睡眠不足,四分之一的人不常吃早餐,有四成的人 缺乏運動,六成的人戴眼鏡,近半數的人覺得生活有壓力。整體看來,台灣民眾的健康生活習慣並不算好。然而卻有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認為自己健康,只有不到7%的受訪者,認為自己不健康。
對數字、業績敏感,對健康卻麻木
一位企業家的太太忍不住抱怨,她先生花錢做健康檢查,結果有好幾項數值偏高。醫生告訴他要改變飲食,注意身體,但並未開藥。沒想到,她先生竟 因不需吃藥,逕自引申為身體 「perfect」(一切安好),洋洋得意雖然每天高壓力工作,應酬吃喝高脂高熱量,連打高爾夫球都在互相比賽桿數的生活,卻還可以不用吃藥。不久他發現後頸「緊緊的」。家人提醒可能是中風前兆,叫他趕緊去做檢查,但他無論如何也挪不出時間,因為所有開會、飯局與球局都不可挪動,都比看醫生重要。面對先生對數字、業績極度敏感,對自己的身體卻毫不在乎,這位企業家的太太又氣又急:「他根本對健康麻木。」
健康也能人定勝天嗎?
還有一種輕忽曝露了台灣人民對健康常識的缺乏,對身體警訊的麻木,以及「人定勝天」的文化價值。一位電腦公司副總經理覺得昏昏沈沈,心想「大概久不運動,體力不濟」,就去慢跑,後來以腦膜炎住進加護病房。廣告公司高級主管因毫無體力,連樓梯都爬不上去,就去買了俱樂部貴賓卡,天天發憤長泳,結果卻是爆發血癌到鬼門關前走一遭。「多好笑,血癌發作,皮下出現 紫斑,我卻以為是游泳時撞到泳池造成的,竟不知道已病得很重了,」他既自責也慨嘆。失去健康,失去事業一位電腦公司董事長覺得不太舒服,也以為最近運動不足,約了同事打乒乓球,連打好幾回合,有點頭暈腿軟,他發揮人定勝天的精神,繼續再打,結果回辦公室途中,在電梯內暈倒,醫生診斷為心肌梗塞。
失去繼續奮戰的機會
輕忽身體警訊,失去的不僅是健康,也可能是繼續奮戰事業的機會。因前年底突發心肌梗塞,未滿60歲的羅益強毅然從荷蘭飛利浦總公司董事會、暨全球電子組件部負責人的位子退休,轉換人生跑道。發病前一年,他尿酸過高,腳踝痛,一位日本朋友提醒他,可能跟心臟病有關。羅益強不僅沒聽入耳,還批評對方亂講,他不懂,「尿酸過高怎麼會跟心臟病有關?!」所以在荷蘭接受治療時,醫生忍不住對他說,他最大的問題,就是「太不關心自己的身體」。
健康才能提升工作效率
大家對健康的常識太弱,而且太執著於工作,」很多病人是達官政要、 成功企業家的台大醫院院長李源德感嘆:「現在檯面上的人都是成功的。而成功都有條件,其中之一就是『忘掉自己』。」不過,忘了自己、忘了健康,不 一定就一定能換來事業成就。相反地,注重健康,卻有助於事業的揮灑。有位政務次長有高血壓的毛病,李源德建議他多來幾次醫院,讓醫生能追蹤病情,調配藥量。次長起先以沒有時間、公文左右兩大堆待批為由,未馬上接受建 議。但李源德告訴他,等血壓控制好,血液循環改善了,說不定批公文的速度會更快。次長聽從建議,接受治療。結果不僅血壓降下來了,工作效率也更好。「有些人只注意工作,卻忽略該如何提升工作效率,」李源德認為,如注 重效率,就不應犧牲健康。
健康有如玻璃球
尤其,人生之路如同馬拉松長跑,如以跑百米的速度衝刺,恐怕未到終點,能量就已耗盡。可口可樂總裁迪森(BrianDyson)曾在為大學生畢業典禮致詞時提醒大家:「生活就如同一項擲球活動。你的雙手必須輪流拋擲『工作』、『家庭』、『健康』、『朋友』與『精神生活』五顆球,而且不可以讓任何一顆球落地。你將很快發現:工作是一顆橡皮球,如果它掉下去,會再彈回來。而其他四顆球,『家庭』、『健康』、『朋友』與『精神生活』是玻璃做的,如果你讓任何一顆球落下,它會磨損,甚至粉碎,將不會再和從前一樣。」
不要做職場贏家、生活輸家
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是業界公認最照顧員工、最懂得充分授權的企業家之一。他最常告誡員工的,不是業務量的突破,而是人不該為了工作,犧牲人生的幸福。人生苦短,健康常在失去後,才被珍惜。而事業卻可東山再起。在千禧年的第一天,你有沒有想過,你是不是「職場贏家、生活輸家」?還是想辦法兩者皆贏?
} else { ?>
鑽石級的豬尾巴 只跟部份人分享這資訊。